手机扫码,微信咨询!

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介绍-个人剂量仪,个人剂量报警器,射线剂量仪,射线剂量率报警仪,铅围裙_河北_承德

电话:86-021-69515711
传真:86-021-69515712

成先生-上海仁日辐射防护 客服

联系我们
关注:仁日科技
关注仁日科技;获取辐射防护知识!
推荐产品
  •   REN500H 射线剂量率仪

    REN500H辐射防护用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是监测各种高剂量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率专用仪器。仪器满足《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中高剂量部分的要求。该仪器除能测高能γ射线外,还能对低能X射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具有良好的能量响应特性。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储

  •   REN-3He-N 中子剂量当量率探头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

  •   铅衣 铅围裙、铅帽、铅眼镜

    一、长袖、半袖、无袖射线防护服   1、防护铅皮:柔软防护材料;  2、防护性能佳:铅分布均匀;提供0.35/0.5mmPb铅当量; 耐磨、易清洗表面材料  3、结构设计:采用多层材料制作,加上专业的人性化结构设计,让您穿戴舒适;  4、 精密制作工艺:做工精

  •   REN710 固定式辐射报警仪

           REN710型行人通道式γ射线安检门是专为行人设计的、用于检测放射性物质的门式检测系统,它为行人非法携带放射性物质及特殊核材料提供快速检测手段,能够为海关、机场、码头、火车站、医院、边境检查、重要会议场所安全检查提供帮助。是核

  •   REN-GM45-Mul α、β、γ、X多功能射线探头

    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声光报警。 1、测量射线类型:α、β、γ、X射线2、探测器:

  •   REN500T 长杆射线测量仪

          REN500T是手持式仪表可用来监测X、γ辐射剂量率。用于各种γ辐射场或环境γ辐射的监测工作。仪器配有伸缩长杆,可用于测量人员不易到达或有较强放射性存在的场所,为使用人员提供有效保护。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辐射剂量管理软件可将存

  •   REN300加REN-3He-N型 固定式中子伽玛报警装置

    本报警仪由REN300在线辐射安全报警仪和REN-3He-N中子探头和REN-NaI30伽玛探头组成。该辐射报警装置是采用特殊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动显示、数据存储和超阈值报警等特点,能实时给出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的辐射剂量率。考虑到现场操作、应急快速响应的需要,主机安装

  •   电离辐射 警戒带

    颜色:黄白相间,红色文字“当心电离辐射  严禁进入”   材料:涤纶布   规格:4.5cm*100m   特点:电离辐射特有三叶符警示符号和标语   用途:在工业探伤、石油勘探等使用放射源或射线装置的场所中需要隔离划分出监督区和管理

行业新闻

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介绍

2005/10/13 17:10:00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名称: 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成员单位: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依托单位: 北京大学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100871
联系电话: 010-62751874
传 真: 010-62751875
网 址: http://nst.pku.edu.cn/
电子信箱: tsfan@ihipms.ihip.pku.edu.cn

立项依据 四、项目建设目标与考核指标
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建设目标
中心成员单位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与特色 主要建设内容
开展网上合作科研是推动我国核科学和核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 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技术路线
二、中心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分解
研究队伍 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
研究基地 五、经费预算、来源及使用计划
成员单位之间已有的合作研究工作基础、需求和近期合作设想 经费预算
成员单位已具备的网络现状及本学科相关信息占有情况 经费来源
三、中心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使用计划
中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 六、中心依托单位和主要成员单位所在
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日常办事机构 高等学校意见
中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一、立项依据
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核科学与核技术包括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等二级学科。

核科学与核技术在二十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年来虽然生物、信息等学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核科学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当前核科学与核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一方面探索物质深层次结构的努力在放射性核束物理、核天体物理、粒子物理等领域继续深入地发展,另一方面各种核技术,如加速器技术、核探测技术、核分析技术、核成像技术、核辐照技术、新型辐射光源技术、同位素技术、核能技术与核武器技术,等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农业、人口与健康、能源、环境、信息、材料、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及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凝聚态物理、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投入了上百亿美元新建一批规模空前的核科学工程和大型实验装置。核能在世界总能源中占17%,基于核技术的产业,特别是放射医疗、辐照和探伤产业,在各先进工业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而各国的高等院校在相关物理问题的研究与关键技术的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在九五期间启动了多项基于核科学和核技术的大科学工程,包括兰州放射性核束装置、合肥同步辐射装置二期工程、上海同步辐射装置预研、以及军口的高功率电子感应直线加速器,最近又决定启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在能源方面,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863计划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已经顺利建成并达到临界。最近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要适度发展核能源,按此方针我国在十五期间将新建四座核电站。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中,已先后启动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的物理及技术基础研究”、“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等项目。在国家军口863计划中,“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已被列为十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后继项目“华夏文明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已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建造散裂中子源的计划也在酝酿中。在基于核技术的产业方面,目前我国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放疗机和电子辐照加速器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清华大学同方核技术公司与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生产的集装箱检测装置也取得了很大成功。
中心成员单位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与特色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与技术物理系,是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核科学教学与科研单位之一,数十年来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核科学和核技术的优秀人才,毕业生中有8人当选两院院士。这两个单位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有实力很强的科研教学队伍和优秀的研究生、博士后群体,已经基本完成了教学科研队伍的新老交替,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如973项目、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也被学校列为211工程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所支持的重点学科。其加速器质谱计、射频超导加速器、RFQ加速器的研制以及理论核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离子束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核医学物理与医学成像技术的研究等均在本学科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获得过多项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

核科学与核技术是清华大学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重点学科之一,拥有强大研究基地、研究基础和学术队伍。研究基地依托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工程物理系和物理系,先后承担多项国家攻关项目、863计划、973项目、“211”工程及985项目。目前拥有一座双堆芯的游泳池式屏蔽试验反应堆、一座5兆瓦低温核供热实验反应堆、一座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气体探测器与半导体探测器的研制基地,中子与X、γ辐射成像实验基地,5万居里钴-60源辐照装置,应用与实验核物理实验室等。

四川大学也是我国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核技术研究的高等学校之一, 设有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长江特聘教授”岗位和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辐射物理与医学物理(2)粒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3)同位素及辐射生物技术(4)核监测与控制技术。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九五”攻关项目、攀登项目和863项目多项。
兰州大学的核物理学科是“211工程”重点资助学科,是我国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也是国家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的一个专业方向。该学科设有“长江特聘教授”岗位,在原子核理论、强流中子发生器、核物理实验研究等方面获得过多项国家和部委科技奖励。
综上所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四校在核科学与核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各具特色,其中在理论核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核能科学与工程、加速器物理、辐射成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四校是我国核科学与核技术领域的一只重要研究力量。
开展网上合作科研是推动我国核科学和核技术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Internet。在我国,计算机网络也正在得到空前的发展,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和科研人员能在全国和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成为中国高等学校进入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快捷方便的入口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

从历史上看,核科学在Internet网络的催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全球信息网WWW (World-Wide Web)的出现是Internet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它使现代通讯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而WWW是作为核科学研究的副产品在1991年由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的。WWW首先诞生在CERN有一定的必然性。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科学研究实验室,来自4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那里的120多个不同研究项目,使用着由不同国家的不同实验室制造的多种大型实验设备和复杂异常的实验技术、以及多种信息传播媒质和交换协议。为了进行数量巨大的实验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在不同国家的大量实验室之间实现传送,CERN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就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网络软件和硬件系统,对Internet技术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为满足高能物理国际合作的需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86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国际计算机通讯线路,率先进入国际互联网,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管从历史或从现实看,核科学和核技术一直是计算机工业和网络发展的最重要的推进者和受益者之一。可以预见,核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将一如既往地施加巨大影响。我国核科学与核技术领域的科研院校和工业领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该领域网络的普及和有效利用还要滞后许多,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核科学和核技术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和兰州大学四校在核科学与核技术领域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基础。充分发挥四校和中国教学科研网络的优势,联合其它科研院所同行,开展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的网上合作研究,以推动我国核科学及核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建立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目标和宗旨。这一计划业已得到了国内同行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
二、中心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基本情况
研究队伍
中心四个成员单位在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着活跃的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高水平的研究群体。现将四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介绍如下。
1. 北京大学
陈佳洱院士,1934年生。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主席。长期从事低能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
郭之虞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生。现任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加速器物理与技术以及核分析技术的研究,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普通高校部级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叶沿林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生。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孟 杰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1966年生。现任北京市核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联合支持的青年核物理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理论核物理研究。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赵 夔教授,博士生导师,1942年生。加速器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射频超导加速技术研究,863计划课题负责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 清华大学
王大中院士,1935年生。核能科学与工程专家。1983年以来主持低温核供热堆研究,担任国家攻关项目负责人。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研究项目,曾担任863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核科学与工程杂志副主编。
朱永贝睿院士,核燃料循环专家,在高放废液萃取方面取得国际领先成果,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张作义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1962年生。核能科学与工程专家,主要专业领域是先进反应堆、核能利用和核安全研究。中国核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院长。
姜胜耀教授,博士生导师,核能科学与工程专家,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负责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及先进堆概念研究与工程验证。
安继刚教授,博士生导师,核技术专家,钴60 大型集装箱检测技术的主要负责人。
林郁正教授,博士生导师,加速器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加速器物理及低能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究。
邓景康教授,博士生导师,核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实验核物理、核技术、核物理及其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
3. 四川大学
罗正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0年生。长期从事辐射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首次提出和完整地发展了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带电粒子输运的双群理论,已发表论文100多篇。现为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辐射物理协会副主席,“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编委。
缪竞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6年生。长期致力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及其边缘学科研究,在离子微团簇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曾获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副主编。
安 竹研究员,1965年生,博士,一直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现为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侯 氢研究员,1964年生,博士,四川省跨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带电粒子的输运理论及应用研究。
4. 兰州大学
王顺金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工作。先后二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二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苏桐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小型加速器的研制与开发工作,负责研制的3.3×1012 中子 / 秒强流中子发生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现正从事我国第一台强流中子治癌机的开发及中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兆远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及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研究工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北京大学的物理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学科,已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位。核技术及应用学科也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清华大学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科研与教学方面人材济济,其中科学院士1名,工程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上百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已发展成以核能科学技术研究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规模最大的“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基地,在核能关键技术上的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准。
●工程物理系的主要特色是"工程"与"物理"紧密结合、培养既有坚实数理基础又有较强工程训练和新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人才,建有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该系设"工程物理"与"核工程与技术"两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近代物理电子学、现代测试分析技术、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和核能工程等方面的人才。工程物理系设有九个硕士专业点和四个博士专业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系从1996年开始试行本科-硕士贯通培养的六年一贯制培养计划。
清华大学物理系在理论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方向上设有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建立了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物理系有中科院院士5名,在职教授42名,建有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设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四川大学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核技术及应用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设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现有在岗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兰州大学的物理学是我国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兰州大学的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设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个。
成员单位之间已有的合作研究工作基础、需求和近期合作设想
多年来,参加本中心的各个学校在核科学及核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形成了较好的合作研究基础,并与国内外其它教学科研单位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如北大、清华、川大和中国核数据中心有着长达20余年的密切合作研究关系。北大和川大在团簇研究中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现在正在共同承担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大和清华在辐射防护的教学工作上目前合作也十分密切。
虽然核科学和核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一只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的教育、科学研究、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队伍,但至今还没有建设一个能够集行业信息发布、科学交流、基础研究数据库服务、网上教育、核科学普及和合作研究平台的网络系统,在这方面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核科学和核技术在国际政治、国际战略中有其特殊的敏感性,所以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学术交往有其限制性的一方面。由此,国内的核科学研究单位更应该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条件,进一步加强合作,集聚我国的团队力量,在核科学人才培养、重大的基础研究项目、关系国家特殊利益的重大项目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在上述合作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四校近期拟开展若干新的合作研究。可能的合作研究项目有:
●与中国核数据中心合作,建立核科学方面的基础数据库;
●带电粒子输运程序的网上合作验证,数据离线分析;
●网上远程教学合作,如完成一、两门课的合作研究;
●酝酿重大联合项目,联合攻关,为国家提出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项目;
●利用网络还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指南上网,开放课题网上申请;
●科研成果评估、推广,技术转让;
●岗位招聘、人才交流和人才培训等。
成员单位已具备的网络现状及本学科相关信息占有情况
本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四个成员单位都已联入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北京大学是CERNET华北地区网络主结点之一。北京大学校园网由网控中心、主干网和各楼内的局域网组成。按现在的设计目标,整个校园网可以配置 255个子网,连接 10000多台计算机。主干网采用高速的ATM技术,速率为 622M。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所在的北大加速器楼配置了局域网交换机,到主干网的连接速率为100M(LAN交换),近期可望升级到千兆网。已建有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两个网页。
清华大学是CERNET的依托单位,负责全国主干网的运行管理。具有5Mbps带宽以上的因特网路传输能力,正在进行155~622Mbps高速试验网建设。有一支INTERNET高速网络的专业建设队伍。已建有清华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物理系和物理系四个网页。
四川大学已建成千兆级的校园网。参与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已经建设了自己的局域网和主页。
兰州大学也有较好的网络基础,参加本项目的现代物理系正在建设自己的局域网和主页。
作为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中心已经进行了部分的网络硬件改造、更新和建设工作,购买安装了一个高端PC服务器,初步建成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数据库驱动的动态网页,开始提供新闻快递、业界动态、会议通知和中心信息等动态信息服务,网上论坛已经开通,核科学数据库已经正在建立之中,核科学普及和核科学文献库已经开始提供部分内容。清华、兰大和川大分中心也已经相继建立了富有各自特色的网页,对应网址分别为:
中 心 主页http://nst.pku.edu.cn/
清华分中心http://166.111.86.10/
川大分中心http://inst.scu.edu.cn/
兰大分中心http://www.lzu.edu.cn/guanlijigou/xwx/主页.htm
 
三、中心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中心学术委员会的组成
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佳洱(北大)
术委员会副主任: 张作义(清华)
学术委员会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列):

邓景康 (清华) 江文勉 (九院) 刘兆远 (兰大) 张闯 (高能所) 林郁正 (清华) 罗正明 (川大) 孟 杰 (北大) 姜胜耀 (清华) 郭之虞 (北大) 郭秋菊 (北大) 夏海鸿 (原子能院)

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日常办事机构
中心主任郭之虞(北大)
中心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列): 安竹(川大),姜胜耀(清华),胡尚斌(兰大)
中心办公室主任樊铁栓(北大)
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按姓氏笔划排列):刘宁(川大),张佑杰(清华),陈子纯(兰大)
中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1. 中心学术委员会的职责
中心学术委员会审定本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联合研究项目指南,建议重大联合科研课题,对中心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学术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包括网上会议和通讯会议)。
2. 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日常办事机构的职责
中心主任和副主任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规划要求,负责组织中心的网络建设与研究项目的开展。为了便于实施中心建设和今后的有效运行,在清华、川大和兰大成立三个分中心。各校的中心副主任负责主持各分中心的工作。建立中心主任、副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工作交流,规划、商讨与检查各校的工作,协调中心与各分中心工作的开展。
中心办公室负责管理中心的日常事物,协助中心主任组织网络建设和项目研究工作的实施。
3. 中心的运行机制
1)实行中心成员制
本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实行中心成员制。各分中心负责中心成员的管理,按照中心建设的要求完成平台的建设任务,汇集和整理中心建设必须的资料信息,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负责校内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以及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争取学校在各方面的支持。
2)对中心成员的基本要求
各高校的在职教师或研究人员,凡对本中心工作感兴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者,均可成为中心成员。中心成员应能保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3)中心成员的权利
● 参与中心合作研究的成员可以登录中心网站,并免费浏览和下载中心网站的所有资料文献等资源;
● 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每年定期举办学术活动,中心将优先邀请合作研究成员参加;
● 获得中心在优先资助领域方面的信息,在项目申请、合作研究等方面获得协调和帮助;
● 开放实验室、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研究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4)中心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 完成中心分配任务;
● 为中心提供资料文献以及相关的专业信息;
● 参加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
5)建立充分开放的机制
● 中心成员单位应加强与非成员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争取形成一些较好的合作研究项目;
● 中心网络平台的信息服务、数据库和软件库服务,要以促进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尽可能提供多种开放的无偿服务。
● 根据中心工作发展的需求和可能,可适时增加中心成员单位。
 
四、项目建设目标与考核指标
建设目标
核科学和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应充分利用四校拥有的非常优良的教学科研基础, 在核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核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方面开展广泛的网上合作研究, 以推动我国核科学、核工程技术的发展。网上中心建成后, 将在一些常见Internet服务的基础上, 建成一个集核科学信息发布, 网络协作资源共享, 对外服务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中心, 实现资源共享,支持异地合作基础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充分发挥中心成员单位和国内同行非成员单位各自的优势,快速交流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避免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针对核科学和核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涉及到我国能源领域中存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展开联合研究和攻关,为国内从事核科学和核工程技术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础。
本中心的建设除了网上合作研究之外,还根据核科学的特点与我国的现状,特别强调三个特点:首先是要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就是面对全国核科学和核技术领域提供服务,而且尽可能提供免费服务;其次必须重视和积极开展核科学普及工作,向全社会介绍核科学的基础知识、核工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提高核科学、核工程和核工业的社会可接受性;第三是积极开展网上教育工程,以促进成员单位和非成员单位对核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
通过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核科学和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应能分阶段提供下列信息和功能:
1. 信息平台
● 中心总体、组织结构、各成员单位介绍
● 二级学科介绍
● 核科学与核技术新闻
● 中心信息发布(内部通知)
● 业界动态(含学科信息,核科学和核工业信息)
● 会议信息(国内外会议通知)
2. 协作平台
● 学术论坛沙龙 (分专题进行学术讨论区)
● 合作研究园地(按项目分列,凭口令进入)
● 网上会议系统
● 邮件列表
3. 资源平台
核科学数据库
在我们现有核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大范围地收集、整理和编撰新的核科学与核工程数据库,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核科学软件库
大范围地收集、编撰新的核科学与核工程计算、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软件库。进行网上计算和软件下载服务。
专业文献数据库
含各合作单位的学术论文数据库, 国际及国内会议文献数据库, 国际期刊的最新目录,国外电子期刊镜像库.
核科学人才库
为国内进行核物理以及核技术研究的人才制作个人网页或将他们已做好的个人网页与本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立联接。介绍核科学人才的基本情况,主要研究成果等,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中的成果。
国内外相关站点的镜像
如美国能源部、美国物理学会、LBNL、 LANL、ANL、Bell等世界知名实验室的站点及数据库镜像;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站点及数据库镜像。
4. 科普及教学平台
● 核科学普及 做好推广普及工作, 提高大众对核科学的认识, 消除社会与公众对核的误解。
● 系统介绍学科基础知识
● 学科交叉的进展宣传
● 讲义及课件共享
● 在线答疑
硬件和软件建设的技术路线
中心要充分利用CERNET提供的高速通信通道,建立一套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和应用支撑工具。中心和各分中心的网络建设应该利用这个良好契机,与各学校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相配合,使各成员单位的局域网系统和网络硬件更上一层楼。每一个合作单位都设置一个专用的网络服务器。在主体依托单位(北京大学)设置一个高端服务器,同时需要一台PC机作备用服务器。各分中心的服务器区分情况,可采用高端PC服务器或一般的PC服务器。软件建设平台采用Linux系统,利用Apache+PHP(JSP)+MySQL(Oracle)建立数据库驱动的动态网站。
在进行认真仔细的调研基础上,我们邀请了来自不同单位的网络技术专家召开了技术论证会议,讨论和确定了软件与硬件建设的技术路线,所形成的研究报告和专家组的论证意见分别见附件一、二。
项目分解
北京大学负责中心网络环境的建设、维护与日常管理,进行中心网站的硬件平台建设、软件工程设计和程序编写,负责中心网站的主页设计、维护、内容更新以及网站建设的技术培训。清华、川大和兰大分别负责各分中心网络环境的建设、维护与日常管理,进行分中心网站的软硬件平台建设、主页设计、维护和内容更新。各成员单位应积极主动地设计与参加可能的合作研究项目。
1. 北京大学
● 负责有关新闻、信息的汇总、加工和发布;
● 建立与国内外有关组织机构的联系,组织重要信息的发布;
● 负责核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 与清华大学合作负责加速器技术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 与清华大学合作负责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2. 清华大学
● 负责核能源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负责核材料与核分析技术应用的数据库和软件库建设;
● 与北大合作负责加速器技术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 与北大合作负责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3. 四川大学
● 负责核技术与学科交叉(核医学、考古学、量子测量等)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4. 兰州大学
● 负责核科普与教学中心的建设;
● 负责核电子学及核探测技术的数据库和软件库的建设。
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
与教育部中期检查和年终检查相适应,项目建设应分两个阶段实施和进行考核。
第一阶段(2001年5月— 10月):
● 保证各学校配套资金到位;
● 完成网络系统的建设;
● 初步完成硬件平台的建设;
● 建立成员单位的动态或静态网页;
● 初步构建资源平台相关数据库基本构架;
第二阶段(2001年11月— 2002年5月):
● 实现网络的正常运行,以动态网页方式发布新闻和信息;
● 初步建成主要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 网上会议系统启动;
● 网上论坛启动;
● 开展一、两项合作研究项目;
● 初步建成科普与教学平台。
 
五、中心依托单位和主要成员单位所在高等学校意见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技术物理系在核科学与核技术领域拥有非常优良的教学科研基础,在建立核科学信息网络服务系统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四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必将推动我国核科学与核技术的研究。作为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我校将按照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的相关要求,在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与其它兄弟院校一起努力建设好该合作中心,确保本建设项目的如期完成和中心的良好运行。
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介绍 的相关产品:
  • REN-NaI30型高灵敏度闪烁体低量程射线探头

    产品名称:REN-NaI30型高灵敏度闪烁体低量程射线探头

    产品描述:REN系列智能化辐射探头均可和REN300、REN300A、REN300B系列主机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配套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使用。且具有RS485/RS232的通讯能力。所有探头均可单独外接报警灯,在超阈值的情况下就地给出声光报警。 1、测量射线类型:X、γ射线2、探测器:Φ30×

  • REN500B型智能化X、γ辐射仪

    产品名称:REN500B型智能化X、γ辐射仪

    产品描述:   REN500B型智能化х-γ辐射仪是监测各种放射性工作场所х、γ射线辐射剂量率的专用仪器。该仪器具有较大的剂量率测量范围和能量响应特性。此外通过配套的RenRiRate剂量率管理软件可将存储的数据读出后分析。该仪器广泛用于卫生、环保、冶金、石油、化工、医院、加速器、工业探伤

  • REN320型立柱式X、γ辐射环境监测仪

    产品名称:REN320型立柱式X、γ辐射环境监测仪

    产品描述: REN320立柱式X、γ辐射环境监测仪主要用于放射性监测场所的行人或行包通过的监测系统,采用大体积的闪烁体探测器作为探测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灵敏度高,误差小的特点,适用与核应急等特殊的放射性检测场合。该辐射仪由一根便携式立柱和一个REN400型多功能辐射仪主机组成。辐射立柱与探头之

  • REN200B型X-γ个人剂量报警仪

    产品名称:REN200B型X-γ个人剂量报警仪

    产品描述:REN200B型X、γ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仪(简称:个人剂量报警仪)内置高量程盖格计数管为探测器,主要用来监测各种放射性工作场所的X、γ以及硬β射线的辐射,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能显示工作场所的剂量当量率和累积剂量,更换电池时,日期及累积数据能永久保存。可选配RenRiPersonal个人

  • REN600A型α、β、γ射线表面污染检测仪

    产品名称:REN600A型α、β、γ射线表面污染检测仪

    产品描述:REN600A型α、β、γ射线表面污染检测仪即可检测α、β、γ射线,也能检测到X射线,它采用高速嵌入式微处器作为数据处理单元,点阵式大屏幕LCD液晶显示,读数清晰、操作方便,具有400条超大容量数据存储。仪器采用进口的大面积MICA盖革探测器,具有较高探测效率,可进行α、β辐射表面污染检测和X、γ辐

  • REN300A型在线辐射安全报警仪

    产品名称:REN300A型在线辐射安全报警仪

    产品描述:  REN300A在线辐射安全报警仪是一种新型的x-γ辐射连续监测报警装置,它采用特殊设计的前置放大电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方便、自动显示和超阈值报警等特点,能实时给出xγ辐射剂量率;仪器内置海量数据存储功能,能存储10年的历史数据且标配提供强大的RenLocal辐射监测数据分析软件。考虑